声音开关

语速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大字幕

重置

退出服务

“妈妈在社区上班,我在社区上课”

稿件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2025-07-07 16:11

  7月4日,小学生李煜如常和妈妈唐金芳来到银川市西夏区西花园路街道梦园社区。妈妈上班,而他则熟门熟路地来到图书室看书。

  “每年寒暑假,我都和妈妈一起来社区,妈妈上班我上课。”李煜对今年社区的七彩假期课程尤其期待:“宁夏书法协会的老师会来给我们上课,还可以去‘雷锋号’机车组教育基地参加研学活动,都是我喜欢的。”

  李煜说的,是梦园社区指导社区2021年成立的芳草社工站打造的“书香悦成长”阅读品牌。“辖区三个铁路小区,老人及未成年人居多,‘一老一小’服务工作是社区重点。”但让社区党委书记刘晶晶苦恼的是,2021年以前,社区里的志愿服务都是“散兵作战”,“很难将社区工作干出专业范儿”。

  2021年4月,刘晶晶请来刚从银川市司法局退休的中级社工王芳,并就此成立芳草社工站。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干之后,社区的“一老一小”服务立马大不同。

  眼见社区的图书室地儿大书多,王芳便建议打造“书香悦成长”阅读品牌,每周一期的社区阅读活动雷打不动地持续了4年多,服务儿童1700余人次;又引进北方民族大学“成蹊志愿者联盟”、新华学院等高校优质志愿服务资源,“七彩假期课堂”实现了“提档升级”。

7.png

  专业社工在阅读课堂上对孩子进行指导。

  “其实起初并不顺利,来的总是那几个孩子,不来的还是不来,效果没有想象中的好。”王芳回忆道,当时只能采取“笨”办法:直接入户去“请”。渐渐地,参与活动的孩子从最初几人增至了现在每次至少35人。其中小轩兄妹因父母不在、爷爷奶奶在夜市摆摊,长期处于“失管”状态。王芳几次上门,劝着老人将孩子送来社区参加活动。从最开始活动中一言不发,到今年4月搬离社区前最后一次活动中踊跃发言,这对兄妹的变化成为专业社工带动社区志愿服务进而赋能社区治理的一个生动实践。

  孩子们在发生变化,芳草社工站的志愿者们亦在发生变化。2021年,全职带娃的唐金芳成为芳草社工站最早的一批志愿者,最开始只会“指哪儿打哪儿”,到2024年,她不仅成为社区公岗人员,还考取了初级社工证,在每次“书香悦成长”阅读课堂后的例行复盘上,总能提出很多专业的“点子”:标签印象要不得;阅读分组时要注意孩子的性格特点;维护课堂秩序可以提前跟孩子们约定一些口令……

  “芳草社工站成立之初,只有王芳姐是专业社工。社区通过定期组织从服务理念到沟通技巧、从专业知识到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志愿者技能培训,如今19人的队伍,有11人‘持证上岗’。”刘晶晶笑着说。

  持证上岗有啥不一样?7月4日的阅读活动,就是由考取初级社工证的志愿者赵西霞策划的。前两天方案提交后,王芳不住点赞,热烈的活动现场也证实了这一点。

8.png

  李煜(图中)与社区其他孩子在社区课堂上分享故事。

  除此之外,策划组织“百姓宣讲团”志愿服务队队员们的宣讲活动,定期走访空巢及独居老人提供“陪聊”、心理疏导服务,动员铁路上退休的有威望的老党员成为志愿服务骨干,并组建“党员帮帮团”志愿服务队……专业社工们做起志愿服务来都是一把好手。

  “把志愿服务送上门,又把叔叔阿姨们‘请出了门’,现在7支志愿服务队伍的年龄构成不夸张地说,真是‘上到九十,下到十九’。”刘晶晶很欣慰这种变化。

  不过,作用发挥得最好的,还是芳草社工站成立后组建的第一支志愿服务队——“健康养生学社”助老服务队。据王芳统计,通过链接中西医结合医院、梦园社区卫生服务站资源,引入专业的健康调理师讲授养生知识,30余位辖区老人走出了房门,走进了每周三开课的社区活动室,实打实地丰富了他们的老年生活。

  这一志愿项目先后获得银川市、西夏区两级志愿服务大赛奖励,也再次印证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赋能社区治理的无限可能。(宁夏法治报记者 郑芳芳)